善書不擇筆;用鍵不思招
那天打開 MSN Messenger , 阿毛 的名字改成了“善書不擇筆”;於是我起而呼應,改成了“用鍵不思招”(改完之後馬上被阿毛譏笑為“用賤不思招”,回想起來還蠻有趣的)。
那時或許有問過阿毛吧?!為什麼要取這名字。其實我也忘了有沒有問,或問了之後的回答,不過我現在的記憶就以近乎直覺的推斷出一個結論--不知道我有沒有猜錯:無論用哪種語言,只要能夠俐落的寫出符合需求的程式,以此為最高原則與目標。期許自己能夠成為這種人:不為了某種程式語言而寫,為了寫出來的程式能夠做什麼、作用在何處而寫,不受限於語言,不拘泥於招法,堪稱“善書不擇筆”。
“用鍵不思招”源自九思劍譜的第一式(對!是霹靂布袋戲):用劍不思招--只不過三尺秋水讓我換成了四方鍵盤而已。雖然我打字的速度不算非常快,但對於鍵盤的直覺頗有自信,有幾個朋友對我一身“鍵藝”頗為讚賞,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一開始只是貪圖快速鍵的方便--這也是很自然的舉動,並沒有特意的想法--而後經年累月的習慣才達至如今的“劍境”(已經進入典型的港式武俠漫畫思維......)。 Ctrl+C 、 Alt+Tab 、 F2 、 Shift+Insert 、 Alt+Tab 、 Down 、 End 、 Shift+Home 、 Shift+Delete 、 Alt+Tab 、 F2 、 Ctrl+V ,雙手移動補位;指尖揮彈按壓,不存些許游離思考的間隙,運鍵行雲流水才是“用鍵不思招”。
自己也常在思索,對鍵盤的熟悉(其實應該說是對作業系統的熟悉)這樣也可稱作是一種領域嗎?就算是好了!我已算是頂尖厲害嗎?一定還有這樣的人存在吧!我也無法確定,只是不斷的在追尋“神乎其技”四字(棋靈王模式 open......)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域,追逐著自己的“神乎其技”吧!就和我和阿毛的一樣:善書不擇筆;用鍵不思招。